曾国藩在痛苦中不断反思自己处处碰壁的原因

曾国藩早年固执儒家思想,对官场的虚伪腐败极为反感,做事不讲情面,处处与人发生矛盾。曾奉命以团练大臣的身份创建湘军,经历种种人世的艰辛,事业受挫,一地鸡毛。

1857年2月27日,曾国藩父亲去世,他在家守制一年半的时间。这段乡居生活成为了他处世为人的分水岭。这期间他在痛苦中不断反思自己处处碰壁的原因。他再读了《道德经》、《南华经》等老庄的著述,反思到自己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,自以为居心正大,人浊我清,因此高己卑人,锋芒毕露,说话太冲,办事太直,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。

经过一年多的乡居,曾国藩的思维和行事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。后来他回忆自己的这一变化说:“昔年自负本领甚大,可屈可伸,可行可藏,又每见得人家不是。自从丁巳、戊午大悔大悟之后,乃知自己全无本领,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,故自戊午至今九载,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。”

1858年7月13日,曾国藩二度出山,来到长沙,主动遍拜各衙门,连小小的长沙善化县衙也亲自造访。堂堂湘军大帅,如此不记前嫌、谦恭有礼的举动,使长沙官场人人都感到曾国藩像换了一个人,都表示全力支持湘军,要兵给兵、要勇给勇、要饷给饷。

曾国藩的自我改变,使他完全告别了以前的困难境地,最终力挽狂澜,立下功业,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。

 

分享到: 更多 (0)

评论 抢沙发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

交易之道至简,执简方能驭繁,回归交易本质,发现趋势价值!

切换注册

登录

忘记密码 ?

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

Q Q 登 录
微 博 登 录
切换登录

注册